
日前,走入中心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。数据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介绍 。还差
储能的走入中心发展可谓高歌猛进 ,这将影响到各行业的数据用电情况 ,对于依靠电能进行不间断运行的还差数据中心而言尤其如此。并且 ,走入中心储能与数据中心节能减碳关系越发密切,数据如何发展储能也成为数据中心重点关注话题 。还差
(根据能量存储形式的走入中心不同,广义储能包括电储能、数据热储能和氢储能等。还差数据中心中供电是建站模板走入中心其正常运行的基础,因此,数据在储能方面,还差行业的关注集中于电储能,本文讨论的储能也特指电存储 。)
对于数据中心而言 ,在当前阶段,变革能源供电形式的主要目的是稳定用电 ,并以此来进行节能减碳、削峰填谷,服务器租用而储能在这些层面均能够发挥效用 。
稳定用电上,数据中心用电可以分为应急电源与常用电源 ,在理论上,储能在这两方面均能够起到稳定发电的作用。一是储能可以替代柴发进行应急 ,作为数据中心的备用电源 ,能够在市电断电时,提供稳定的供电;二是储能能够成为数据中心的一路主供电源 ,通过并网为数据中心提供高安全性的香港云服务器日常供电 。
节能减碳上 ,数据中心需要提升新能源的利用率,但太阳能、风能等常用新能源受自然因素影响大 ,供电并不稳定,不符合数据中心的用电需求 。通过储能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,提升新能源供电的稳定性,最终,通过利用新能源供电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。免费模板换句话说,储能通过存储新能源为数据中心碳排放的降低提供了条件 。
削峰填谷上 ,储能的形式决定了其可以选择性的在用电高峰放电 ,在用电低谷进行蓄能 ,具备调节作用,能够参与到电力市场调峰 、辅助调频等行为中,让数据中心从中获益 。
基于此,理想化的储能可以通过存储的形式,高防服务器为数据中心提供稳定新能源供电 ,并能够将之用于应用或日常供电中,达到节能减碳、削峰填谷的目的。
值得一提的是,数据中心与储能的结合已经受到各个地方的重视,多个地方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其发展。如去年10月 ,山东省工信厅发布了《关于深化改革创新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,模板下载文件提出,启动“风光储能+大数据中心”建设,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、达到25%以上。
同样是去年10月,深圳市发改委发布公开征求《深圳市关于促进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(征求意见稿)》意见的通告 ,文件指出,因地制宜布局储能设施。鼓励数据中心、5G基站、充电设施 、工业园区等结合电网需求布局储能系统 ,对已并网投运且装机规模1兆瓦以上的电化学储能项目 ,按照实际放电量给予最高0.2元/千瓦时的支持,每个项目支持期限3年,资助总额最高300万元。

图:部分数据中心与储能结合发展政策整理
由此可见,数据中心与储能结合发展既有政策加持,也有行业需求,已经具备进一步发展的先行条件。
数据中心与储能充分结合发展是大势所趋 ,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,储能依旧处于相对早期的阶段,与应用的理想状态还有一定差距,究其原因,主要是以下两点。
1 、庞大的能源存储需求数据中心是高耗能产业 ,其运行需要的用电量十分庞大 。以机柜数1000 ,单机柜2.5kW h的A级数据中心为例,其运营期间用电量可达到2500kW h。而对于备用电源的要求的负荷量还远不止于此 ,据《GB 50174-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》 ,A级数据中心柴发燃料存储量宜满足12h用油,也就是说,如果想要储能取代柴发,成为此座数据中心的备用电源 ,至少需要3万kW h(即30WM h)电能储备 。想要作为常用电源 ,需要的电量无疑更为庞大。
就数据中心自身而言,在当前阶段 ,进行如此巨大的新能源电能存储可谓挑战重重。
首先,数据中心通过新能源获取如此级别的电量本身便有较大难度 。如分布式光伏虽然在数据中心应用较为广泛,技术也相对成熟 ,但其发电量存在上限,想要支撑数据中心运行还需进一步的突破;再比如氢能 ,其供能虽然更为高效 ,但利用难度大,技术要求高 ,在数据中心的应用上还处于实验性阶段,未达到大规模推广的条件 。
其次 ,储能容量方面,数据中心备用电源的电量需求已经达到兆瓦级(MW),考虑到冗余配置的问题,在实际中对容量的要求可能会更高 。但数据中心上的存储能力还相对较低,以广泛应用的电化学储能为例,其大多数产品的容量多数仅能应用于UPS ,根据《GB 50174-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》,A级数据中心中,当柴发作为备用电源时,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最少备用时间为15 min,依旧以机柜数1000,单机柜2.5kW h的A级数据中心为例 ,其存储量约为625kW h,远达不到兆瓦级别的容量要求。
再次 ,在建设上 ,储能设备是数据中心供配电的一部分,且占据空间较大 ,其建设必然会影响整个数据中心的规划布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