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推特用户 @Stephen Lacy 发现 GitHub 上存在大规模的出现超个仓库混淆恶意攻击 ,目前 GitHub 上有超过 35,恶意000 个恶意文件 / 克隆仓库,包括 crypto、攻击golang、文件python、克隆js、出现超个仓库bash、恶意docker、攻击k8s 等知名项目。服务器租用文件
这些恶意文件 / 克隆仓库会附带一行恶意代码:
复制hxxp://ovz1.j19544519.pr46m.vps.myjino[.]ru1.它不仅泄露了用户的克隆环境变量 ,而且还包含一个单行后门 ,出现超个仓库会将脚本 、恶意应用程序、攻击笔记本电脑(电子应用程序)等整个 ENV 发送到攻击者的文件服务器,ENV 包括受害者的克隆安全密钥、亿华云AWS 访问密钥、加密密钥等帐户凭证。
在 GiuHub 搜索这行恶意代码会出现 35788 个代码结果,其中约 13000 个搜索结果来自一个名为 “redhat-operator-ecosystem” 的仓库,这个库现在已从 GitHub 中删除 。
这些恶意攻击伪装得非常好 ,看起来像人畜无害的提交,模板下载比如带着 “bump version to 0.3.11” 之类的消息 :

其中一些被混淆成合法的 PR,但其实仓库没有收到任何 PR,反而仓库中的每个 go 文件都被感染了:

其中一些克隆仓库的历史提交记录包括来自原作者的提交,但这些提交未经 GPG 验证 ,源码库意味着这是攻击者通过克隆仓库伪装的。除了原作者,恶意软件也可能伪装成其他开发者 ,但点进去就会发现用户不存在 。
这部分恶意攻击与 GiuHub 本身的漏洞相关 ,比如之前我们报道过的云计算 Linus 利用 GitHub 漏洞发布恶作剧 README,用户可以 “通过 git 电子邮件地址冒充用户” ,然后利用 https://github.com/my/project/blob/<faked_commit> 这种 URL 发布任意提交 。
目前大部分恶意文件都已被清理 ,但仍有新的在产生 ,建议大家使用官方项目存储库中的软件 ,注意那些恶意仿冒域名的香港云服务器仓库或分支 / 克隆 ,并使用 GPG 签署每个提交。
顶: 17踩: 6734
评论专区